奇趣腾讯分分

0755-83408210/19958362640 客户支持中心 English

北斗:1号到3号的成长史(区别)

2017-11-17发布者:skylab2 浏览数:

        迄今为止,中国北斗经历“北斗一号”和“北斗二号”以及到前些天发射的“北斗三号”,已经慢慢的走向国际化,全球组网的征途。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,我们的北斗系统都经历了些啥呢?

  北斗

北斗一号:试验探索 覆盖中国周边

        北斗第一阶段叫“北斗一号”。“北斗一号”系统是由3颗导航定位卫星组成的,前两颗发射于2000年,第3颗发射于2003年。别看只有3颗小卫星,这3颗小卫星,组成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,形成区域有源服务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相比,“北斗一号”系统尚有较大差距。首先,覆盖范围只初步具备中国周边地区的定位能力;其次是定位精度低,无法定位高速移动的目标,不能用于军事用途。虽然此时北斗1号缺陷很明显,能力很有限,但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。作为中国独立自主建立的首个卫星导航系统,它打破了美、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,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建立了完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于北斗1号的孕育和降生,还要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历史说起呢!早在上世纪60年代,中国就开始了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研究。1994年,中国正式启动该项目的系统建设和发展,并更名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,我的名字由此而来。

 

北斗二号:服务亚太 性能经得起考验

        从2007年开始,北斗加速进入“北斗二号”时代!“北斗二号”卫星导航系统由16颗卫星组成,2012年发射的第16颗卫星与先期发射的15颗卫星实现组网,拥有了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服务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北斗二号”并不是“北斗一号”的简单延伸,它克服了“北斗一号”系统存在的缺点,提供海、陆、空全方位的全球导航定位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,没有激烈的国际竞争就没有北斗的“中国速度”。由于中国起步较晚,最适合卫星导航的黄金频段已全部被美俄占用。在尽力争取下,国际电联开放一小段公共频率,供给各国卫星导航使用。2000年,北斗和欧盟伽利略系统同时成功申报。按照国际电联规则,必须在7年有效期内成功发射导航卫星。

        2007年4月16日,北京从首颗“北斗二号”获得清晰信号。这一刻,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频率申请失效最后期限不到4个小时。“北斗二号”一飞冲天,赶上了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班车!从2007年发射首颗“北斗二号”卫星到2012年完成第16颗,发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,最终成功实现区域组网。2012年,“北斗二号”定位导航系统开始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、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,系统运行良好,性能稳步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北斗的成长中,科学家们坚持“边建边用,以用促建”原则,力求让用户得到最好的服务。“北斗二号”系统,除了还不能达到全球覆盖,从性能方面讲已经与美国GPS不相上下,甚至在互动性上优于GPS。

 

北斗三号:星间链路 护航全球组网时代

        “北斗二号”系统服务亚太表现不俗,给了北斗走向世界的信心!“中国的北斗,世界的北斗”,北斗阔步世界的步伐愈发铿锵!日前,西昌发射的两颗“北斗三号”卫星,只是北斗走向全球组网的第一步!到2018年年底,将有18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,服务区域覆盖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及周边国家;到2020年,将完成35颗“北斗三号”卫星的组网,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对于“北斗二号”区域系统,“北斗三号”具备高精度、高可靠、高保险、多功能等特点,已具备从服务区域到服务全球的能力。同时,“北斗三号”实现了下行导航信号升级与改造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突破,实现了与“北斗二号”下行导航信号的平稳过渡,并增加了新的导航信号,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。由于中国不可能像GPS一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,星座星间链路技术成功解决境外卫星的数据传输通道问题,实现了卫星与卫星、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。与太空兄弟手拉手,心相通,是北斗的一大特色。

“北斗+物流”、“北斗+支付”、“北斗+农业”、“北斗+牧业”、“北斗+渔业”、“北斗+水利”……未来,北斗将实现世界全域覆盖、全时联通,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加速到来。



奇趣腾讯分分